10个月的坚守,300余天的不懈,她只为患者康复的一小步;时时刻刻的扶助、反反复复的练习,她只为患者早日重拾生活。她仿佛一支蜡烛,默默地燃烧,静静释放所有能量,守护着那些残损的生命。她没有丰功伟业,但是如同一个引路的人,平凡若水,缓缓流淌,抚慰着饱尝病痛的心灵。
谨将2014年度中美好声音授予京东中美医院康复科——彭文文
2014年3月的一天,康复科转来一位52岁的患者,由于左侧大脑功能区大面积脑梗和右侧腔隙性脑梗,造成患者双侧运动及感觉功能严重受损,并且失语,康复起来难度非常大,见效肯定很缓慢,治疗师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北京很多大医院康复科都婉言拒收。患者的儿子哭着对彭文文说:“大夫,我妈今年才52岁,难道她后半辈子就只能一直躺在床上靠人伺候了吗?”彭文文被家属的话触动,毅然承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彭文文与这位患者用10个月的时间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刚开始,患者的情绪很不稳定,又哭又闹,不能配合,四十分钟的治疗往往需要做1到2个小时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其他病人准点做上治疗,彭文文只能把她排在最后,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的拖延,当别人都下班了,她还在努力地帮助患者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康复训练。慢慢地,患者开始依赖彭文文,变得听话起来。但是由于其双侧运动功能受损严重,一开始治疗起来全部需要彭文文用手扶着患者的肢体进行训练,在康复机上一遍、两遍、三遍……每次治疗结束,彭文文都会累得一身大汗,双手因为扶助时间太长而颤颤发抖,尤其到了夏天,即使开着空调,每次治疗下来,她都会累得几近虚脱。就这样彭文文坚持了10个月,坚持了300多天,患者的治疗不再有哭声,而是与家属的片片欢笑。患者已经可以达到大部分生活自理的程度,也能扶拐杖独立行走了,并能简单地与人对话了。当患者第一次独立迈开步子的时候,家属和患者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有人问彭文文:“为什么这么艰难也要坚持?”彭文文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就等于没有尊严,所以,无论他病得多重,我都不能放弃他,我们不仅是在拯救一个家庭,更是在拯救一个生命的尊严!”
金石之音,掷地有声。彭文文就是这样在用心去呵护生的希望,用情去拓展爱的空间,努力成为最值得托付生命的仁心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