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过“惊蛰”,在暖和一周之后,气温突然下降,在这乍暖还寒的天气,人体机能正处于适应期,脑血管疾病发作较为频繁,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增多起来,神经内科专家提醒:做好御寒措施,高血压患者更要多监测血压,防止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脑卒中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疾患所致的神经疾病。”甘志洲主任介绍。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血栓脑梗等,占全部卒中的60%—80%。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出血,还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症状通常口眼歪斜、言语含糊不清、肢体无力、活动受限,面部、肢体麻木疼痛、头晕伴呕吐、行走不稳等。卒中患者治疗后,约75%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残疾达30%,因此平时做好预防很重要。
“脑卒中春季高发,其中高血压是发生卒中的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均与脑卒中发生成正比,且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甘志洲主任表示。
季节交替期的气温波动最易使血压变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
脑卒中也是可防可治的,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诊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1、注意防寒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不要过早脱去冬装,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止因为气温变化引起血压波动;
2、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3、保持健康饮食,少吃肥肉、减少盐的摄入、少饮酒、多吃水果蔬菜;
4、多饮水,不要过度控制睡前水的摄入量。如果洗浴,应在洗浴前后加强补水,避免因为洗浴而导致过度脱水;
5、保持大便通畅,长期便秘会影响食欲,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诱发脑卒中;
6、戒烟限酒,吸烟不仅会导致癌症发生,还会损害血管内皮,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卒中。饮酒一定要适量,不要酗酒;
7、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研究先发现,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低30%,例如以每天快走30分钟为例,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可降低30%。同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
8、保持乐观心态,学会自我减压,暴怒、抑郁、焦虑、恐惧等各种不良情绪均可能诱发脑卒中。
脑梗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窗”原则不宜超过4.5小时,很多患者因为延误时间失去了治疗的较好时机,从而导致过高的致残率。
因此,出现脑梗先兆症状应尽快就诊,到有条件做影像学检查、并具备溶栓团队的正规医院治疗
目前,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认为,超早期溶栓是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指导规范指出:目前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结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之一,已被我国和许多国家指南推荐。
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 4.5 小时内,超过 6 小时将失去溶栓治疗的机会。导致3/4的人丧失劳动能力,40%的人留下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指脑梗出现症状6小时内可以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供,改善症状的治疗。
因为目前认为,在脑梗死6小时内是脑梗的超早期,这时候闭塞的血管所支配的脑组织还存在缺血半暗带,这一部分脑组织还没有坏死,此时用药物溶栓来开通血管,恢复血供,可以让这一部分脑组织恢复正常而改善不适症状。
京东中美医院以神经内科为主体,急诊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为依托组建卒中中心,自成立以来开展了24小时急救服务和卒中防治,覆盖了脑卒中的预防、标准化药物治疗、急诊超早期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取栓、卒中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训练等全过程,为患者提供了内外科一体化、治疗及康复一体化的脑卒中患者的全程规范管理,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宝贵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