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他不拘小节,却对医学锱铢必较;他不苟言笑,却对患者满腹柔情; 2个多月的齐心对峙,他助患者一次次打退死神之手;60个日夜的全力以赴,终换来患者的绝处逢生。他是一条硬汉,用着一股子倔劲儿敢于向不可能宣战;他是一名战士,手握医者仁心的盾牌维护着患者的幸福与康宁!
谨将2016中美好声音授予心内科——张浩
睡眠可以放弃,假期可以放弃,然而生命不可以放弃!
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生命值得尊重!
是他,用超出常人的努力换来了患者康复的奇迹。
先进事迹:
2016年8月的一天,张浩接诊一位65岁、因为胸痛胸闷加重入院的患者。翻开家属递来的病历本和住院单,几行入院诊断历历在目: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房颤、心功能Ⅳ级,就因为如此,老人曾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随着辅助检查的完善,老人病历上又陆续增加了如下诊断: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样的病情随时能危及生命!
屋漏偏逢连夜雨,患者凝血机制急骤恶化、血小板大幅度下降,并出现咯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是每一位医生都不愿意看到的医疗上的危重症,死亡率高达80%!!!张浩立即请ICU会诊,建议患者转科治疗,但因其家庭经济原因只能放弃转科······
.“大夫,无论如何要救救我父亲,求您了”,面对家属殷切的目光,张浩的内心感动又凝重。感动的是家属的一片赤诚孝心,凝重的是这片孝心背后无以伦比的压力和如此复杂危重病情的挑战!
于是,在酷热的8月和9月,心内科的病房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看得到张浩的身影——一本书、一份病历、紧皱的眉头、匆匆的脚步······老人病情危重时,张浩吃住在病房,日夜守护,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时候嘴里刚嚼上一口饭就马上吐出去匆匆赶往老人身边;病情好转时,张浩却依然皱着眉头坐在电脑前一手翻书、一手点着鼠标查阅资料,寻找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起起伏伏中,随着一个个治疗方案的实施, 1个月后,老人不断地给大家惊喜:凝血机制好转,不再咯血了;肝功能好转,能够进食了;血小板回升到了正常水平,肾功能也恢复了,化验单上的小箭头一个一个地消失了,2个月后,张浩为老人拔除了临时透析导管。
当家属得知终于可以出院回家时,他们紧握着张浩的手,笑里含着泪······
他就是这样,单纯地愿意,尽力地救治,把患者的生命从死的阴影里收起,高高举向希望的光明,接受生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