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个日夜,他和衣而眠,只为能够最快地赶到患者的身边;多少个假期,他放弃不休,只为保证患者最及时的安全;每天24小时,已不能代表他守护生命的一切艰辛;647天,也不足以表示他恪守医德的一片赤诚。他凭借近乎执拗的耐心,播洒无私奉献的汗水,浇灌出一棵棵生命的大树,树立起一座座健硕的丰碑。
谨将2014年度中美好声音授予京东中美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罗庭庭
2013年3月2日,科里住进了一位70岁的老大爷,他是一位邮局退休干部,脾气急躁。入院诊断为喉癌四期。因为肿瘤,老大爷的声音嘶哑、呼吸非常费力。鉴于老大爷的病情,罗庭庭作为主管医生建议大爷行全喉切除术。但是因为术后需要终生带管呼吸,且无法发音说话,这让老大爷无法接受,无论家人和罗大夫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于是,权衡之下为他进行了喉部肿物切除术。
术后老大爷虽然坚持化疗,但是依然不能控制病情,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开始出现吞咽困难,肿瘤部位疼痛、呼吸费力等恶性肿瘤的恶病质体征,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突发状况。罗大夫几乎每天守护在大爷的身边,无论何时,只要大爷的病情发生变化,他都会及时赶到大爷的床边进行救治。尤其到了晚上,即使回到宿舍睡觉,罗大夫也仅仅只是脱掉外套,唯恐接到电话不能最快时间到达。每次夜里一接到电话,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奔跑,穿外套、下楼、进电梯、上楼、换白服,整个过程仅仅5分钟。
大爷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发生了颈漏,每天都需要换药,一不小心就出血不止,有时候吃点东西都会从颈部漏出来,但是大爷却坚持不下胃管。罗大夫为了减轻大爷的痛苦,每次换药都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尽力缩短时间。就这样,一直到2014年12月,罗大夫不知道为大爷奔跑了多少个5分钟,不知道为他换了多少次药,不知道为他取消了多少假期。大爷和他的子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将罗大夫当成全家的大恩人一般。12月9日凌晨,罗大夫再次奔跑,只是这次大爷的病情急剧恶化,呼吸逐渐衰弱,家人为了让老人不再受创伤抢救的痛苦,选择了让大爷安静地离去。最终,老大爷在罗大夫和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停止了呼吸!
同事曾问,为什么每次那么拼命地奔跑?罗大夫说:“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生命战场,很多人从这里健康地走出,也有很多生命在这里画上句号,在这里,拼的就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