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技术
我院耳鼻咽喉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鼻内镜下筛窦、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冠状切口前颅底脑膜瘤切除术”
2025-10-09

近日,我院耳鼻咽喉科联合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鼻内镜下左侧筛窦、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冠状切口前颅底脑膜瘤切除术”,在完整切除颅内外肿瘤的同时,保护了颅底、视神经、硬脑膜及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耳鼻咽喉科在鼻内镜手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58岁患者刘先生因“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阻塞,偶有出血,量不大,能自行停止,伴头痛,左前额处明显,伴嗅觉下降。自行外用喷鼻药物,鼻塞、鼻出血情况无明显缓解”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经罗庭庭主任仔细询问病史、查体、鼻窦CT等辅助检查后诊断为:鼻腔鼻窦肿物/左,前颅窝底占位性病变。


微信图片_2025-10-09_155743_192.png


为患者完成全面细致的检查后,罗庭庭主任积极联系神经外一科杨勇主任、心血管内科张浩主任会诊,共同针对患者的复杂病情进行讨论。他们认为,患者的两处的肿瘤均较大、已达到手术指征,因前颅窝底、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呈膨胀性生长,颅底骨质菲薄很可能已被破坏,鼻腔鼻窦肿瘤考虑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能性大,不能除外恶性,为同时切除鼻腔、鼻窦肿物、前颅窝底肿物以及预防术中出现脑脊液鼻漏,耳鼻咽喉科和神经外科同台手术。


而患者半年前刚刚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无疑为手术增加了难度。经过与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科室进行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术中备血400ml血浆及去白红细胞2单位预防术中严重出血。在为患者进行肝素替代治疗一周后,9月2日上午,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如期开展。


微信图片_2025-10-09_155801_314.png
微信图片_2025-10-09_155814_048.png


首先由罗庭庭主任主刀,蒲志远副主任医师、陈荣兵副主任医师辅助,为患者进行筛窦、蝶窦开放及病灶清除术,术中冰冻结果回报: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采用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方式,虽然手术涉及鼻腔、鼻窦及颅底等复杂解剖区域,毗邻重要神经、血管(如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等)及脑组织(垂体),手术难度极高,如操作不慎会导致出血、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但通过术前精准评估,加上罗庭庭主任经验丰富、规范操作,在精准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完好保护了菲薄的颅底及周围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顺利完成手术。


微信图片_2025-10-09_155831_581.png


接下来由神经外一科杨勇主任主刀,卢旭升副主任医师、刘博医生辅助,为患者进行前颅窝底占位性病变切除。得益于术前多学科协作下的精准评估与预案制定,手术总历时4.5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出血约250ml,无需输血。术后转至ICU监护2日,转回耳鼻咽喉科病房,经过耳鼻咽喉科及神经外科的共同诊治,患者头痛明显缓解,鼻塞症状消失,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微信图片_2025-10-09_155844_002.png


近年来,在影像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口腔科、眼科、麻醉科、病理科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耳鼻咽喉科团队成功完成了大量复杂手术,发挥了内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今后,科室将继续秉持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手术技术,提升诊疗水平,为更多疑难复杂耳鼻咽喉疾病患者带去康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