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湾知名体育主持人傅达仁因不堪忍受癌痛的折磨(当然,不仅仅是癌痛),而选择不远万里远赴瑞士实施“安乐死”。有肿瘤专科医院的医生表示: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而又感到遗憾和不值。表示理解,是因为疾病和疼痛已经让他生不如死;而感到遗憾和不值,是因为如果有好的技术来为他解除疼痛,让他不再遭受疼痛的折磨,或许,他就不会因此而选择这种让大家看起来“极端”的方式。至少,会开开心心地活几个月后再选择。
中国没有“安乐死”。但现在,真的可以实现“安乐活”。
近日,京东中美医院肿瘤科成功为一例饱受疼痛折磨的肿瘤患者进行了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此技术可以安全有效的为顽固疼痛患者进行镇痛,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搭建了全天候输入止痛药的高速公路,给癌痛以及各种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这标志着京东地区微创镇痛技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难忍的疼痛是折磨癌症晚期患者的一大恶魔,而缓解疼痛的传统方式大多为口服或者注射吗啡等镇痛剂,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即使加大剂量,镇痛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差。该女性患者肺癌多发转移,右肩及后背严重疼痛,每天口服大剂量阿片类药物仍不能缓解疼痛,夜间疼痛无法入睡。由于长期服用大量的镇痛药物患者出现了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肿瘤科建议患者安装鞘内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
经患者同意后,经过准备,我院肿瘤科治疗团队为患者植入鞘内镇痛泵。术后,通过鞘内药物灌注患者感觉疼痛得到缓解。
肿瘤科刘旭军主任介绍,癌痛是癌症病人晚期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目前,大多数癌痛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给予镇痛药物得到较好的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疼痛控制不佳,或者无法耐受大剂量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此时我们可以引入癌痛治疗的新技术——鞘内镇痛泵植入术。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输注泵将泵内镇痛药直接输注到患者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提高强镇痛药的全身性镇痛疗效,大大减少了机体每日所需镇痛药物用量,并能大幅度降低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这一新的镇痛方法,适用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的癌痛和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因而对各种晚期癌痛都能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大大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是目前国内外镇痛领域的领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给药方式,其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镇痛效能好、效果明显、术后病人可运动、洗澡,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从心态上使患者对生活重燃信心,减轻了患者对癌痛的恐惧感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1、鞘内输注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吗啡受体,发挥中枢镇痛作用,效果确切;
2、患者用药量明显减少,鞘内用药剂量仅需口服药量的1/300;
3、由于鞘内用药量少,头晕、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4、患者出现爆发痛时可立即解救,比口服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缩短;
5、电子微量泵给药,血药浓度稳定,波动小,一般不会出现血药浓度峰,以及用药量很小,不易产生成瘾性;
6、与需求量较大的口服、外用、静脉、肌注等传统用药方式相比,鞘内用药量明显减少,使患者整体用药费用降低。
在生命的终末期,也许我们无法拒绝死亡,但至少可以选择避免痛苦。
当传统疼痛治疗方法不能很好缓解疼痛;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如便秘、瘙痒等;VAS>=5分时,可与肿瘤科联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可行鞘内镇痛泵植入术,通过这种高、新手段,让癌痛患者实现“安乐活”。